“双向奔赴+党建联盟” ,看“荒废地”如何变身“小花园”
来源:南报网    时间:2023-08-02 11:16:14

位于玄武区红山街道红山公园社区天然居小区内5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地块,曾因长期荒废垃圾遍地,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难点。如今,这块“荒废地”在红山公园社区党委的不懈努力下,通过社区和居民的 “双向奔赴”,在党建联盟的“共治共享”下,摇身变为社区“小花园”,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。

点击查看视频

双向奔赴、问需于民


【资料图】

提升居民“幸福感”

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闲置地块曾是小区绿化地块,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善,这里演变成为垃圾的堆放地,卫生脏乱问题突出,严重影响居民区的美观度和居民生活的舒适度。

了解情况后,红山公园社区党委牵头带领业委会、小区物业,深入群众开展工作,详细了解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,将居民反映的“小区车辆停放难”“衣服晾晒难”等问题纳入到闲置地块改造提升工程中。

历时十个多月,占地500多平方米的“荒废地”恢复了生机盎然的景象。“正是由于科学采纳居民的意见建议,我们的改建工程才在意见收集、公示、施工落地各个环节里顺顺当当,事半功倍。”红山公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
改造新增的自行车车棚、便民充电桩、户外晾衣架、休闲长椅、花园议事亭等便民设施,不仅提升了社区环境,更满足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与社交需求,让社区变得更有温度。

党建联盟、共治共享

汇集干群“凝聚力”

民生实事要问需于民,解决难题则需要多方共建、共治共享。红山公园社区党委细致梳理群众需求,积极与共建单位沟通对接,先后与南京市花卉管理处伊刘村市场、御林山庄物业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,形成由共建单位认领项目,渐次完成“荒废地”焕新颜的工作流程,确保闲置地块改造项目平稳推进。

“晾衣区的灌木高度应该这样调整……”

“针对自行车车棚的规划,我认为……”

在红山公园社区,居民不仅是“小花园”改造的见证者,更是维护者和管理者。在改造的前、中、后期,都有居民代表忙碌的身影,他们要么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,上门入户,说服邻里街坊;要么担任监督员,将施工现场发现的不良状况,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。在建设过程中,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,逐步形成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。

下一步,社区将继续携手共建单位,对社区环境进行长效化、常态化管理,并鼓励居民深入参与,共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。红山公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相信在不久的未来,随着社区党建共建的内涵不断延伸,我们能够为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的‘幸福感’。”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印度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21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